欧阳姓简介:
欧阳姓,中华姓氏之一,为汉族复姓之首。据2014年统计,欧阳姓为324万。在中国排86位。
欧阳姓最早可追溯到夏朝。越王勾践的祖先出自姒姓,阳历前2079年(距今4072年)即位的夏少康的庶子封于会稽,到了越王无疆,被楚所灭,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,为欧阳亭侯,他的子孙因而姓“欧”或“欧阳”。
欧阳是一个复姓。其远祖距今已有4000多年,得姓也已有2300多年了。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中说,欧阳氏是夏朝少康的庶子,被封于会稽,这便是历史上的越。越国传至无疆时被楚国所灭。无疆的儿子名蹄,被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(今浙江省吴兴县),为欧阳亭侯,于是他们便以欧阳为氏,其后代则称欧阳氏或欧氏。
现代人气名人:
欧阳夏丹,欧阳智薇,欧阳儒秋,欧阳震华,欧阳大龙,欧阳予倩,欧阳奋强
古代人气名人
欧阳宰勋,欧阳伟,欧阳鸿业,欧阳海宇,欧安朱,欧阳摇,欧阳昭襄,欧阳修,欧阳玄,欧阳建,欧阳山,欧阳中石,欧阳一叶,欧阳继修,欧阳锋,欧阳詹,欧阳通
历史上重要的欧阳姓人物有:
东越王欧阳摇、西汉博士欧阳生;
东汉汝南太守欧阳歙;
西晋哲学家欧阳山郡公、广州刺史欧阳颁,左卫将军欧阳纥;
唐朝书法家欧阳询;
五代后蜀翰林欧阳炯,尚书左丞、宁江军节度使欧阳彬,博士欧阳詹;
北宋文学家、史学家欧阳楚翁;
元朝修宋、辽、金三史总裁官欧阳玄;
明朝右佥都御史欧阳重;
欧阳姓名人大全:
欧阳生:名容,字和伯。西汉千乘人,曾从伏生学今文《尚书》,为博士,授倪宽。他的后代也多出学者,其曾孙孙高、高孙地余均为博士,世代以研究《尚书》为特长,因此《尚书》世有欧阳氏学。
欧阳歙:字正思,乐安千乘(今山东省广饶县)人。东汉光武帝宰相。为人廉恭礼让,以祖传“伏生尚书”任博士。王莽时任长社宰,后投更始刘玄任原武令。
欧阳建:西晋哲学家,字坚石,渤海南皮(今河北省南皮)人。历任尚书郎、冯翊(今陕西大荔)太守,甚得时誉,后来被赵王司马伦所害。
欧阳询:唐朝唐州临湘人,入唐官至弘文馆学士,善书法,初学王羲之,八体尽能。
欧阳通:字通师,唐氏潭州临湘(今湖南省长沙)人,欧阳询之子。官兰台令,仪凤中累迁中书舍人,封渤海公,天授初转司礼卿判纳言事,二年为相,因反武承嗣为太子被害。
欧阳詹:字行周(756-800),南安人。他天赋聪颖,博览群书,文章诗赋名噪一时,受到泉州刺史薛播、席相及福建观察使常衮的赏识和鼓励。
欧阳修:字永叔,自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)宋朝人。天圣八年中进士甲科,官至参知政事。
欧阳玄:字原功(1283-1357),别号圭斋,元浏阳人,欧阳万公后裔。官翰林学士,国子祭酒(主管教育的长官),以文章著名。
欧阳海:桂阳县两路乡(今欧阳海乡)人,家赤贫,7岁乞讨,8岁随父砍柴烧炭,分担家庭生活重担。1958年,欧阳海刚满18岁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。
欧阳竟无:名渐(1871-1943),字镜湖,号竟无,江西省宜黄人。近代著名佛学家思想家、教育家,人称“宜黄老师”。
欧阳继修:本名阳翰笙(1902-1992年),原名欧阳本义,字继修,曾用华汉等笔名。四川高县人。黄埔军校教官,党支部书记。
欧阳子倩:名立袁。湖南浏阳人,演员、戏剧家。清朝光绪三十三年入日本明治大学商科学习,光绪三十四年改入早稻田大学文科学习。辛亥革命后回国参加新剧同志会、春柳剧社,倡导新剧运动。
一字测出你的桃花 财富测字神算 请老师帮忙改名